诱饵的作用,就是使鱼看到食物或闻到食物的香味而来食,并使窝内经常有鱼。在许多地方,钓鱼爱好者常用大米或小米,加酒浸泡,作为诱饵。其原因是米粒小,鱼吞吃后又会有一些从鳃中漏出,不易马上吃尽。米粒浸泡在水中能长久不变质、不变形且易于招鱼。也有用酒糟、糖糟做诱饵的,因其香味浓、散发快,极易把鱼群引来,但它不耐食,持久性也较差一些。也还有用炒熟的麦麸、黄豆粉、菜籽饼、红苕等混合捏成团做的引饵,其特点是入水浸泡后可成雾状,适合鱼类吞吃,招鱼要比米粒快,所以有的垂钓者将其和米粒同时使用,收到较好的效果。选好钓位后,先用手撒米窝,范围可宽一些(1—2平方米),然后再撒捏成团的粮食制的混合窝。每隔1—2小时再续一次窝,使鱼聚而不散。
另外有一种只是有味而无实物进行诱集的虚窝。虚窝是用60%的水、10%的曲酒、30%的香油混合配成。垂钓时将配好的液体带去钓场,就地取土,渗入液体配料,揉成泥团投入钓点,鱼闻香味而至,又找不到食物,在窝内游动,此时下钩垂钓,极易钓获。
钓者也可以用醋糟混合酱油槽打窝子,这种窝料有浓烈的酸呛味,是诱集鲢鱼、鳙鱼的理想饵料,专门钓鲢、鳙鱼。
用诱饵做窝,有活动窝和固定窝之别。固定窝是投放诱饵后不再收回,活动窝是根据情况可以移动,但制作和投放都较麻烦,尤其是鱼上钩后,很容易把钓钩同固定窝子的线缠在一起,扰乱鱼窝。尤其钓到大鱼时很难避免这种情况,即使钓上的鱼不跑,也会影响以后的垂钓。
免责声明:
① 本站未注明“稿件来源”的信息均来自网络整理。其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所属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本站收集整理出于非商业性的分享和科研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仅作为临时的测试数据,供内部测试之用。本站并未授权任何人以任何方式主动获取本站任何信息。如果内容是被禁止转载的,请联系我们,会第一时间删除文章,并且会在网站公告道歉。
② 本站未注明“稿件来源”的临时测试数据将在测试完成后最终做删除处理。测试期间如涉及到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邮件(5937331@qq.com)联系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