钓技、调漂都是为了钓鱼,上鱼才是王道

钓鱼是个简单的事,但是有的人总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,而且弄得越复杂,钓到的鱼却越少。很多钓友在钓鱼时往往想得太多,做得也太多,本来抛竿之后静心等待,很快就会有鱼咬钩,但是他偏偏画蛇添足,要换换饵料,改改钓法,认为自己多做一些,肯定能钓到更多的鱼,结果却是一条鱼没钓到。

所以说钓友们不要把钓鱼复杂化,在钓鱼时一定要避免如下一些多余的做法,把本来已经进窝的鱼给整没了。

钓技、调漂都是为了钓鱼,上鱼才是王道

第一,没打窝时就有鱼咬钩,打窝后反而没鱼了

到了一处野钓水域,发现水中有鱼,先试一试鱼口怎么样,没有打窝直接挂饵抛竿,发现有鱼咬钩。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直接钓,不用再去打窝了。但是有的朋友怕鱼一会游走了,或者起了贪心,想要通过打窝吸引更多的鱼。结果打窝之后不仅没有吸引新鱼进窝,反而原来窝中的鱼也走了。这种情况不但是新钓友会有,一些老钓手也会有。

之所以出现这种打窝后反而没有鱼的情况,我认为有三点原因:

一是水中的天然饵料丰富,鱼儿在这种水域不缺食物,而且口味也是偏向天然饵料。我们打入窝料之后,鱼儿本来就不太饿,吃了窝料后就已经饱了,这个时候再放钓饵,鱼儿自然就不会吃了;另外窝料的味型和天然饵料会有差异,鱼儿更加偏爱天然饵料,打窝之后它们发现窝料不对味,就游到其它地方寻找食物去了。

二是水域环境比较安静,鱼儿已经适应了安静的环境,当我们打窝时,窝料进入水中的声音惊吓到了鱼儿,鱼受到惊吓后会停止觅食。

三是窝料和饵料选择有误,窝料比饵料更受鱼儿的欢迎。打窝之后,窝料的量比饵料多很多,味道又更受鱼儿喜欢,它们自然会去吃窝料而舍弃饵料。

钓技、调漂都是为了钓鱼,上鱼才是王道

第二,漂相一直是顶漂,调灵之后没有口了

当我们在钓鱼,特别是钓鲫鱼的时候,当有鱼咬钩时,很多时候浮漂展现的漂相是顶漂,当我们看到顶漂的时候提竿,基本能中鱼。之所以会出现顶漂,是因为整个钓组比较钝,双饵卧底,当鱼吃饵时,鱼是头斜向下吞食饵料,将饵料吞入嘴中后鱼儿会抬头,这个时候浮漂就会上顶。

这个时候就有钓友开始思考了,既然是因为钓组太钝才会出现顶漂,那么是不是会有很多轻口或者小鱼咬钩,但是因为钓组太钝而没有信号,导致错过了很多有效的鱼口,如果把钓组调灵一些,是不是能钓到更多的鱼?

可是实际情况是调灵之后反倒没有鱼咬钩了。正常来说钓组调灵之后浮漂信号应该更多。但是如果水域中的鱼比较警惕,特别是一些黑坑中的老猾鱼,它们更加谨慎,调灵之后饵料悬浮于水中,它们反而不敢咬钩了,只有饵料卧于水底才会去吃饵。

钓技、调漂都是为了钓鱼,上鱼才是王道

第三,放弃守钓换新钓点,别人去了老钓点却有鱼咬钩

我们选择一个钓点打窝后,开始守钓,钓了一两个小时还是没有鱼光顾,这个时候没有耐心了,换个新钓点重新打窝。而有其他钓手去了原来的老钓点,抛竿之后不久就有鱼咬钩。

这种情况很令人郁闷,之所以会这样,首先可能是钓点中有肉食性鱼类,其它鱼不敢进窝,当我们换了钓点之后,肉食性鱼也离开了,下一个钓鱼人正好捡个便宜;其次可能是我们的窝料发窝比较慢,像是红薯、土豆之类的窝料,发窝时间可能要2两三个小时,如果我们守钓一两个小时就走,那就只能便宜下一个钓友了。

钓技、调漂都是为了钓鱼,上鱼才是王道

第四,重铅钓底有鱼,调灵之后却没有鱼

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新手的身上。许多之前没有接触过钓鱼的朋友,刚开始学习钓鱼,他们什么都不懂,也不会调漂,到了钓点之后直接就挂重铅皮钓底,往往有不少的收获。但是,当他们学会了如何调漂之后反而钓不到鱼了。尤其是新手和老手一起钓鱼时,新手什么都不懂,就连绑钩都要找老钓手帮忙,结果最后的收获却比老钓手多,这就是所谓的“乱拳打死老师傅”。

这是因为我们最常钓的鲫鱼、鲤鱼都是底层鱼,重铅钓底是没问题的。当学会调漂之后,就想得多了,认为重铅钓底太钝,会忽略很多有效鱼口,总想把浮漂调灵一些。有的时候调漂不到位,例如饵料没有到底,其结果就是老手钓不过新手。

钓技、调漂都是为了钓鱼,上鱼才是王道

第五,用鲤鱼饵钓到了鲢鳙,改用鲢鳙饵却钓不到了

目标鱼是鲤鱼,开的饵料也是鲤鱼饵,钓鱼时却常有鲢鳙咬钩,感觉水中鲢鳙口比较好,换成鲢鳙饵主攻鲢鳙,结果是鲢鳙也不咬钩了。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使用的鲤鱼饵变质或者发酵了,有酸臭味,受到鲢鳙的喜爱,换成其它味型的鲢鳙饵后,鲢鳙反而不喜欢。

钓技、调漂都是为了钓鱼,上鱼才是王道

从上面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来,本来能钓到鱼,改变后却钓不到鱼了,大多是因为钓鱼人想得太多,喜欢瞎折腾。我的建议就是,当我们已经能钓到鱼了,而且鱼口很好时,不管饵料有多差,钓组有多么不合适,只要能钓到鱼就可以了,千万别认为自己改一改就能钓到鱼。你改一改,可能就把鱼口改没了。就像编程中说的第一准则“只要能跑就别动”!在钓鱼时,我们的准则就是只要能钓到鱼就老实钓,千万别瞎折腾。

免责声明:

① 本站未注明“稿件来源”的信息均来自网络整理。其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所属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本站收集整理出于非商业性的分享和科研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仅作为临时的测试数据,供内部测试之用。本站并未授权任何人以任何方式主动获取本站任何信息。如果内容是被禁止转载的,请联系我们,会第一时间删除文章,并且会在网站公告道歉。

② 本站未注明“稿件来源”的临时测试数据将在测试完成后最终做删除处理。测试期间如涉及到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邮件(5937331@qq.com)联系处理。

(0)
上一篇 2022年11月24日 上午11:51
下一篇 2022年11月24日 上午11:51

相关推荐

  • 如何选择一支适合自己的好鱼竿?

    近来有看到很多朋友在选择杆子上纠结万分,大家纷纷献计献策。在感悟吧友之间热心的同时,又发现一些大家都经常犯的一些错误或是走进了同一个误区,就是竿子的“硬度”...

    钓鱼知识 2022年11月24日
    012
  • 应根据水的动静涨落选择钓位和钓点好

    鱼类对水位的变化十分敏感,只有水体有些轻微流动和涨落,它都会有不同的反应。当水位上涨时,水中的溶氧量增加,鱼儿就显得非常活跃,并迫切求进食。在水上涨时新淹没的浅滩地带,如稻田、菜地...

    钓鱼知识 2022年11月24日
    015
  • 小心海钓会遇到的七种危险鱼类

    海钓虽然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垂钓方式。但在海钓的过程中,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危险情况。经常会有一些有毒性的鱼儿上钩,因此我们在海钓的时候要小心避免被毒鱼的毒刺刺伤。而另外一部分鱼种虽然没有...

    2022年11月26日
    021
  • 钓鱼时鱼竿上出现这现象,就说明鱼口要停

    有些钓友可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,那就是:“鱼竿出汗,钓鱼白干”。许多人会问,鱼竿是碳素的物件,又不是人和动物,怎么可能还会出汗呢?其实我们这里说的鱼竿出汗并非...

    2022年11月24日
    015
  • 水质、水域对钓鱼的影响,钓鱼实用技巧

    “鱼儿离不开水,瓜儿离不开秧” 鱼儿离了水为什么就会死亡呢?主要原因是鱼儿离不了氧气。空气中不也有氧气吗?而且比水中的氧气还丰富,为什么鱼在空气中不能活下去...

    钓鱼知识 2022年11月24日
    0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