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竿总锚鱼,不一定是调钓的问题

提竿总锚鱼,不一定是调钓的问题

​锚鱼,意思就是在钓鱼过程中,鱼钩刺中了鱼身、鱼鳍、鱼尾,反正就不是刺中鱼唇;要说野钓中锚鱼,这是一种常态,尤其是锚上小杂鱼,要说原因,说白了,就是鱼钩被提起来的时候,鱼正好路过附近,造成的一种巧合;锚鱼不是问题,如果经常腥锚鱼,这就不太对劲了,为什么这样说呢?

提竿总锚鱼,不一定是调钓的问题

我们在钓鱼的时候,总是反复提一个词,叫做正口,什么叫正口,就是鱼钩正好刺穿鱼唇,可能是上唇,可能是下唇,但凡刺中这两个位置,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是正口;如果刺中鱼唇边上的位置,我们叫做偏口,如果刺中鱼唇之外的部位,都叫做锚鱼,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,是有原因的,正是因为这些区分,能让我们更高的判断鱼情,也就是鱼群在水底吃食的具体情况。

提竿总锚鱼,不一定是调钓的问题

不管鱼钩刺中鱼唇的上唇还是下唇,说明钩饵所在位置和鱼群觅食所在位置,是同一水层,先别管调钓偏钝还是偏灵,至少鱼层和钩饵是一个水层,当连续正口出现,说明饵、漂、钩饵都没问题,只需要根据后继鱼情再做微调即可;如果连续出现偏口,则说明钩饵和实际的鱼层,是有一定偏差的,这个时候,需要找一下实际的鱼层,要不然,就是偏口正口的问题,频繁提竿,连续偏口,没几竿之后,窝子就会散掉了;那么频繁锚鱼,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,如果不能尽快解决频繁锚鱼的诱因,那打的窝子,很快就会散掉了;那么,锚鱼的主要诱因有哪些,分别又需要如何处理呢?

提竿总锚鱼,不一定是调钓的问题

【原因一】铅坠重量太大

以前有一个说法,叫做浮漂的吃铅太大,这个定义其实是不精准的;我们设定浮漂吃铅时,再大,也不可能大过浮漂吃铅的1.2~1.5倍以上,一旦超过这个界限,在鱼吃钩时,先别说鱼钩刺唇的工作,鱼在把钩饵吞进嘴里,不管是吸食钩饵的力度,还是拖曳钩饵的力度,都很难拖动铅坠的力度,当然,并不是说鱼拖不动较重的铅坠,而是这其中有一个生物现象,叫做预判。

提竿总锚鱼,不一定是调钓的问题

生物的发力,都是通过肌肉、骨骼来进行,而发力的界限,并不是没有界限的,大体上,生物发力的是通过神经元做预判后,来确定发力的大小,如果钩饵体积不大,那么吸食、吞咽的力度,就会符合神经元给的预判,但是铅坠重量太大,这发力的结果,就是拖不动铅坠,或者只能拖动很小的一段行程,拖不动,自然没后果,如果只拖动很小的一段行程,我们再提竿抓口时,结果就是只能鱼钩刺中鱼身,而不能刺中鱼唇;如果连续出现2次以上锚鱼,那就赶紧修剪铅坠,至少修剪到钓目上升1目,这样锚鱼的情况会马上消失。

提竿总锚鱼,不一定是调钓的问题

【原因二】钩号或者饵团太大

鱼在吞食钩饵时,要么就是直接将钩饵吸进鱼唇内,要么就是钩饵吸到鱼唇附近,然后撞击后,再吸食饵料碎屑;这个时候,如果鱼钩太大,或者饵团太大,就会频繁出现第二种情况,就是饵团吸不进鱼唇,而是频繁吸入到鱼唇,这种情况,如果进食的鱼,体积大,那表现在漂讯上,必然会出现顿口,顿口之后会以黑漂为主,那倒是没什么好说的,但进窝鱼小鱼比较多,那问题就大了;

提竿总锚鱼,不一定是调钓的问题

主要出现的迹象,就是漂讯会出现频繁的小顿口,如果我们主动抓口的时候,抓不住,就算抓住了,也多是锚中鱼鳍,而且多是小鱼,有多小呢?能有多小就有多小,这是因为小杂鱼吸食不动饵团,又频繁吸食、撞击,如果子线略紧绷,那就会出现频繁的小顿口,大约二分之一目左右,经验不足的钓友,会主动抓口,当鱼钩上的饵团雾化的差不多,或者钩尖露出时,就很容易锚中鱼鳍或者鱼身,这个时候,我们只要将饵团体积减少,试试只包裹钩尖,那么马上就会有正口、死口出现。

提竿总锚鱼,不一定是调钓的问题

【原因三】子线太粗、太长,影响鱼的吃口讯号

以前的说法,叫做子线挡口,这个观点现在很难说对或者不对,但是子线过粗,确实影响鱼在吃口时的讯号;说起来也好理解,当子线紧绷时,线径越大,信号干扰越强烈,线径越细,信号干扰越小,反馈漂讯就越灵敏;而鱼在吃口时,鱼钩被吞咽进鱼唇后,鱼带动钩饵下沉、上浮的过程中,讯号传导就会被较粗的线径给过滤掉一部分,这是一种客观的物理现象;

提竿总锚鱼,不一定是调钓的问题

那么子线太长,子线在水底是弯曲状态,一旦鱼将钩饵吞咽到鱼唇内,不管接下来做什么动作,必须要先把子线拉紧绷,然后才能拖动浮漂,这个时候再提竿,空口是必然,锚鱼,都已经算是好结果了;当然了,具体情况具体对待,如果锚中的都是小鱼,那多半都是子线粗导致,其实倒也不必处理,如果锚中的大鱼,那多半都是子线过长,导致抓口不及时导致,只要将子线长度适当缩短,就能有效改善锚鱼的现象了。

提竿总锚鱼,不一定是调钓的问题

锚鱼本身,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事,甚至相对于没有、浮漂没动作而言,锚鱼至少说明有鱼进窝,但是,锚鱼对于鱼来说,能严重的刺激鱼的应激反应,会导致中钩鱼在窝点内大幅度挣扎,如果锚中的是小杂鱼,那动静尚不算大,如果体型略大,锚中的鱼剧烈挣扎之后,那这个窝子,在2~3小时内,基本上就算被废掉了,这就比较糟糕了,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,说的就是这种情况。

免责声明:

① 本站未注明“稿件来源”的信息均来自网络整理。其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所属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本站收集整理出于非商业性的分享和科研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仅作为临时的测试数据,供内部测试之用。本站并未授权任何人以任何方式主动获取本站任何信息。如果内容是被禁止转载的,请联系我们,会第一时间删除文章,并且会在网站公告道歉。

② 本站未注明“稿件来源”的临时测试数据将在测试完成后最终做删除处理。测试期间如涉及到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邮件(5937331@qq.com)联系处理。

(0)
上一篇 2022年11月24日 下午1:37
下一篇 2022年11月24日 下午1:37

相关推荐

  • 升温鱼儿上浮不好钓?三技巧让它进鱼护

    最近一段时间部分地区气温回升,在广东甚至出现了“穿短袖”钓鱼的现象,蓑笠哥自己也体验过几次。有部分钓友表示“天气虽然回暖了,但是鱼儿却没有那几天天冷的时候好钓了”。 升温鱼儿上浮一...

    2022年11月24日
    015
  • 淡水白鲳的生活习性与垂钓技巧

    淡水白鲳(学名为短盖巨脂鲤)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从外国引进的新型鱼种。淡水白鲳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,这种鱼体形美,头部小,吻部呈圆形,体侧扁,身体椭圆形,无胡须,尾分叉,鳞细小且...

    2022年11月24日
    017
  • 垂钓防空军秘籍详解

    1、确认目标孜孜以求:出行前首先要对垂钓对象、地域给予确认,清楚该水域的目标鱼种类,根据目标选定所有的准备事项。 2、持之以恒的等待:只要确认自己的整个准备不存在缺陷就要完美整个过...

    钓鱼知识 2022年11月24日
    026
  • 白条鱼的生活习性和垂钓技巧

    白条鱼学名鳘条鱼,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,具有群居性,主要活动于水体上层,寒冷季节短时迁居深水。在幼鱼时期,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,长大后,主要以水生昆虫、硅藻、植物碎屑等为食,最喜追逐掠...

    2022年11月24日
    021
  • 漂相乱时怎么办?马上照我说的办,上鱼快到没话说

    凡是钓鱼人都明白,户外野钓最让人头疼的不是没有口,而是有口的时候,却怎么也钓不上鱼来。其实这种鱼情,也可用另一组词汇来表述,那就是“漂相太乱”。至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,本人觉得以下这...

    2022年11月24日
    024